请输入关键字
专题展览
展览地点: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一层
近代中国,大批中国学子胸怀“教育救国”“科学救国”的理想,留学远航,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,寻求民族振兴之路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促使大批爱国学者向往回国效力,从而形成了留学归国潮,对新中国科技发展意义深远。其中,归国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50年8月31日,128位爱国学者及其家属乘坐“威尔逊总统号”,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条件,冲破重重阻碍,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,做出了一系列卓越贡献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特组织本展览,通过浓缩其中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人生,弘扬他们高尚的科学家精神,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。
展览时间:常设展览
展览地点: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D
地球大数据原型系统是A类先导专项“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”的阶段性成果,设计了一套集数据管理、计算、分析、服务为一体的基础架构,解决了地球大数据多源数据集成、大规模实时按需计算、云化服务、可视化分析等问题,建成了一个具震撼力的、自然交互与智能分析功能的可视化环境,实现了从数据到信息再到可视化模拟的全过程功能,开展了地球大数据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、一带一路、美丽中国、生物生态、海洋信息、三极环境等方面的专题应用示范,实现了全球和区域资源、环境、生态、生物等领域数据的集中展示和综合分析。
展览时间:2018.9.30 — 2018.12.22
展览地点: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西北门展廊及院士厅
“时代楷模”天眼巨匠南仁东事迹展选用了百余张图片,八十余件实物及十余部影像资料,从梦想、创造、奋斗、团结、生命无垠五个方面展开,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南仁东先生的成长足迹和先进事迹,呈现了FAST的建造历程和作用贡献,引导观众学习南仁东先生忠于祖国、奉献人民的爱国情怀,开拓创新、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,坚毅执着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。展览中有不少图片和实物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,如南仁东的幻灯片手稿、射电天文学讲义、现场工作服、FAST面板样品、索网样品、油画作品、受资助学生写给南仁东的感谢信等。